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美的、九阳、苏泊尔都用的这家中国公司的芯片
近两年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小盘股是哪一只呢?
你可以举出很多个,但是名字中一定少不了——中颖电子。
在某知名股票论坛上,中颖电子的讨论有上万条,关注粉丝数超过5万。
自2015年以来,中颖电子的机构调研次数及家数一直傲居同行前列,平均两天就有一家机构过来调研,简直快成菜市场了。
无论散户还是机构,都对其眼含秋波,简直快成国民情人了。
对于一只市值仅有60亿元的小盘股,为何投资者如此痴迷呢?
1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AMOLED芯片概念。
2016年7月,中颖电子发布公告称,为积极把握住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起步的商机,将专门设立从事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的控股子公司,芯颖科技有限公司。
以前的文章中,君临已多次梳理过面板产业链的相关个股,这是中国未来几年产业升级中最重要的三个浪潮之一。
确定性的机会,每个人都希望分到一杯羹。
以OLED为例子,根据 UBI Research 的数据,随着未来几年智能手机制造商大量采用柔性 AMOLED面板,到 2020 年底 AMOLED 市场额将达 67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6%。
而在这个浪潮中,芯片是上游技术门槛最高,利润率也是最高的一环。
根据预测,国内AMOLED驱动IC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6年的5.76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2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3%。
谁不眼馋?
但即使再眼馋,你得有本事能吃到。
以目前的产业格局来看,韩国三星几乎垄断了99%的AMOLED市场,并且自产自销,从芯片到组装,全部蛋糕都掌握在手心里。
丧心病狂。
这直接导致了今年OLED手机面板供应的紧缺,价格的飞涨,以及过去两三年数千亿元的产能扩张浪潮。
以京东方、深天马、华星光电、和辉光电等国产面板厂为代表,工厂遍布武汉、成都、重庆、合肥、厦门等二线城市。
但,组装的门槛毕竟还低一点,买设备回来生产就是了,芯片呢?
在这个确定性的高增长产业中,谁能首先突破芯片技术的瓶颈,谁就将获得巨大的利润金山。
这是一条毫无疑问的黄金赛道。
目前A股唯一一家宣布向这个领域进军的便是中颖电子。
也只有他有这个实力和积累。
2
回看中颖电子的股价,你就会惊讶的发现,从上市后没多久的4.27元,至2016年底的53.45元,这个公司的股价已经在3年时间里实现了十倍股的荣耀。
如此涨幅,在A股里已是不多见,虽然不乏炒作成分,但业绩的贡献才是真正的支柱。
和许多人印象中的概念股不一样,自2012年上市以来,中颖电子从未进行过任何的并购重组,素面朝天。
这是一家靠实力获得同行尊敬的公司。
董事长傅启明,1958年出生,中国香港籍,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电信工程学系。自1983年起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业,历任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集成电路设计部门设计工程师、项目经理,飞利浦集成电路设计部门资深工程师,中颖香港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自2010年12月至今,担任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联电成立于1980年,是台湾第一家半导体公司,比今日台湾半导体行业顶梁柱台积电还要资格老。
从联电里走出来的管理层和技术团队,自然也保留了许多台湾半导体公司的踏实作风。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技术研发的重视。
自上市以来,中颖每年都要拿出营业收入的15%左右用于新技术的研究、新产品的开发。
高研发投入仅仅是成功的前提,更重要的是经营策略。
一开始,中颖将业务重心放在门槛相对较低的小家电芯片领域。经过数年努力,最终做到了全球排名第二的位置。
现在,市场上大概每 2 台电磁炉就有 1 台是用中颖电子的芯片,大概每 3 台微波炉就有 1 台是它的芯片。
客户包括九阳、美的、苏泊尔等一众国内家电巨头。
但这个领域的毛利毕竟太低,一个小家电芯片,只能卖出1块钱的价格。
于是开始升级,切入冰箱、洗衣机、变频空调等大家电领域。
这个时候,一个芯片能够卖到5块钱了,利润率大大提升。
看看业绩,中颖的利润也从2013年的2640万元,增长到了2015年的4978万元,受益明显。
这个过程背后,不仅仅是中颖的努力,更是国内家电产业升级,全产业链通吃的大趋势。看看近年来老板烟机、美的空调等家电股的涨势就知道了。
曾经由日系家电占据的高端环节,一步步的被本土公司突破了,市场在此,工厂在此,上游环节也终归属于这里。
故事并未结束。
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中颖切入锂电池芯片领域。
新能源产业的前景无需多言,芯片单价可以卖到10块钱,堪称暴利。
但这同样是一个技术门槛更高的强者自留地,环视四周,都是德州仪器(TI)、瑞萨电子等高科技巨头。
为了这一天,中颖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
看看业绩:
2016年,中颖电子归属净利1.08亿元,同比增长116%!
从小家电芯片,到大家电芯片,再到锂电管理芯片。
从单价1块钱,5块钱,再到单价10块钱。
净利润率,从2013年的7.8%,到2015年的12.1%,再到2016年的20.8%,
在中颖电子身上,完美展现了通过技术研发,从低端市场积蓄势能,最终在高端市场突破垄断的案例。
3
经历了十倍股的强劲走势以后,中颖的投资价值貌似已严重高估。
是不是这样呢?
未必。
第一,经过去年的一波炒作浪潮之后,中颖的股价截至今天已经从高位下跌了40%。
从53元跌至目前的31元附近。
可以说,关于AMOLED芯片概念的泡沫已经尽数挤去了。
坚守下来的,或许都是铁杆粉丝了。
第二,目前的锂电池芯片业绩释放,还远未到尽头。
看看第一季度的业绩,利润同比增长82%,仍在延续去年下半年的势头。锂电池芯片的市场空间巨大,这是一个至少能够延续两年以上的故事。
再看中颖电子的产品营收结构,锂电池芯片占比仅仅为10%,不到家电芯片的五分之一,潜力巨大。
以这样的空间和增速,估值泡沫很容易被消化掉。
第三,AMOLED芯片目前仅仅处于研发投入阶段,要产生业绩很可能是在2018-2019年这个阶段。
至少今年还不可能获得任何的大规模收益。
一方面,是看下游本土厂商的投产速度,无论是京东方,还是天马,相关产线都要到明年才陆陆续续落成。
另一方面,则是看中颖电子的技术实力了。
如你所见,中颖从低端的小家电芯片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层层升级,突破跨国巨头的封锁,未尝败绩。
背后既有自我的奋斗,埋首研发,同样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啊。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云集产业链的中下游客户,需求巨大,上游环节的本土公司一旦获得技术突破,就将优先分享蛋糕。
外资公司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这样的案例不断在上演。
在AMOLED面板驱动芯片领域,目前除了三星以外,出货量比较大的是台湾的瑞鼎科技,2016年营收86亿。其中OLED面板驱动IC占该公司营收比重已达20%
目前向友达、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与和辉光电供货。
瑞鼎本来是台湾友达的子公司,靠着友达的面板需求积累芯片技术,2016年开始切入OLED面板芯片领域,逐步做大。
瑞鼎之所以能吃下这块蛋糕,仅仅是因为进入的更早一点而已。他之积累,远不如德州仪器在锂电池芯片领域的积累深厚。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尾声
每片AMOLED芯片单价高达15元左右,到2020年这个市场产值将达30亿元,这是一个高利润的蓝海。一旦成功突破,利润空间比目前的家电芯片、锂电池芯片更大。
须知,面板可是我国仅次于半导体、石油的第三大进口商品,去年向外采购了三百多亿美金。
在一个确定性的黄金赛道里,投资业内靠谱的技术型公司,是我们这个时代赋予投资者的重要机会。
中颖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最新消息,其刚刚研发出了首颗以32位元内核为核心,结合蓝牙低工耗功能的物联网应用芯片。
从家电芯片、锂电池芯片,到AMOLED面板芯片、物联网芯片,这个故事或许才刚刚走了个开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君临团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君临【junlin_1980】更多行业解读证券分析尽在证券分析第一平台—君临
120 天已至,华为全面断芯,没有 Plan B
美东时间 9 月 15 日开始,美国针对华为的芯片限制令将全面生效,自此,华为的高端芯片供应链算是彻底断了。
120 天前的 5 月 15 日,美国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华为使用美国半导体技术的限制。新禁令之下,任何企业供货含有美国技术的半导体产品给华为,都必须先取得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
也就是说,未经美国政府的同意,华为及其关联公司将不能使用美国的软件和技术设计芯片,也不能利用美国的设备来生产芯片。该禁令当天即生效,但同时也提供了 120 天缓冲期。
在这 120 天里,华为也采取过一系列应对措施,例如向台积电追加订单,找第三方供应商联发科等商谈合作。
但在 8 月 17 日晚,美国针对华为芯片的制裁再次升级,华为就连找第三方厂商购买芯片的路也被限制了。
面对美国的穷追猛打,任正非近期在高校座谈中坦言:“我们公司也曾想在突进无人区后作些贡献,以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引导,也想点燃5G 这个灯塔,但刚刚擦燃火柴,美国就一个大棒打下来,把我们打昏了,开始还以为我们合规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在反思;结果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 打下来,我们才明白,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们死。求生的欲望使我们振奋起来,寻找自救的道路。”
9 月10 日至12 日,华为在东莞松山湖举办开发者大会
断供成既定事实
自去年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后,“求生存”就成为华为的主题词,今年更是不例外。
5 月初,在美国商务部出台针对华为的条例修改前夕,台积电宣布将在美国建设用以生产 5nm 芯片的新工厂,此举一度被业内解读为是台积电让美国放宽制造产品中涉及美国出口技术管制比例的“谈判筹码”。但现实情况是,美国一点都没有退让,施压力度有增无减。
而在美国发放向华为供货的许可证之前,台积电、英特尔、高通、联发科、美光等厂商都只能依规矩行事——9 月 15 日后无法继续为华为供货。
如余承东所说,麒麟9000 芯片可能成为最后一代华为麒麟高端芯片。
华为也在尽力囤货。根据华为财报,自美国对华为打压开始,其囤货规模就不断扩大。2018 年底,华为整体存货达到945 亿元,较年初增加34%。在这些存货中,原材料为354.48 亿元,较年初增加86.52%。这一数字创下了两项纪录:增幅是华为近九年新高,原材料占存货比为近十年新高。
2019 年,华为囤货力度在上一年大幅上涨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度增长,整体存货同比上升 75%,价值超过 1600 亿元,其中原材料同比上涨 65%,价值达到 585 亿元。
但若囤货用尽,禁令却还是没有放宽,华为各项业务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毕竟除了手机芯片之外,华为海思设计的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5G 基站芯片天罡系列、5G 终端芯片巴龙系列,以及人工智能芯片昇腾系列等在高端制程上也都会受到波及。
芯片断供对华为消费者业务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摆在眼前:华为高端手机的麒麟系列芯片存货还能维持多久?华为手机的竞争力被削弱后还能卖出多少?此外,美国也在极力阻挠华为 5G 业务在海外的发展,5G 业务同样面临不小风险。
华为仍会投资海思,并布局根技术
尽管困难重重,但华为并未放弃。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 9 月 14 日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关于今年开发者大会的花絮,并回应了网友关于今年 Mate 40 发布日期的问题:“请大家再等一等,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在 8 月 7 日的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2020 年峰会上,余承东一度慨叹:“我们也很遗憾。过去十几年华为从严重落后,到比较落后,到有点落后,到终于赶上来,到领先,我们投入了极大的研发,也经历了艰难的过程,但是很遗憾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在重资产投入型的领域、重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华为没有参与,我们只是做了芯片的设计,没搞芯片的制造。”
余承东表示,华为倡议从根技术做起,打造新生态。在半导体方面,华为将全方位扎根,突破物理学材料学的基础研究和精密制造。在终端器件方面,华为正大力加大材料与核心技术的投入,实现新材料 + 新工艺紧密联动,突破制约创新的瓶颈。
随后,华为消费者业务确认成立了做屏幕驱动芯片的部门,进军屏幕行业。
9 月 3 日,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确认,华为将继续投资海思,不要浪费一场危机的机会。“海思不仅不会被卖掉,未来华为还将加大对海思的投资,同时也会帮助前端的伙伴完善和建立自己的能力。”
不过,华为可能没有 Plan B 了。证券时报 9 月 15 日援引华为产业链的消息称,由于高端芯片存在技术瓶颈且难以绕开美国技术与设备限制,而低端芯片可以用,后续华为可能从高端手机“降维”至汽车、OLED 屏驱动等,配之以软件、手机周边产品补洞。至于深耕半导体行业,这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持续施压的背景下,华为却终于登顶全球智能手机第一宝座。2020 年第二季度,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首次超越三星夺冠,Canalys 数据显示,当季华为智能手机出货录得 5580 万台,同比略降 5%,而排名第二的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5370 万台,同比下降 30%。
7 月 13 日,华为低调发布 2020 年上半年业绩,时间节点比以往几次提早了半个月。业绩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 454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3.1%,净利润率 9.2%。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 1596 亿元人民币,企业业务收入为 363 亿元人民币,消费者业务收入为 2558 亿元人民币。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发言中指出,过去一年,华为加大了研发投入,很大部分用在“补洞”——投入超过 1.5 万研发人员,重新设计超过 6000 万行代码,重新开发了 1800 多块单板,排查了 16000 多个编码等等,所有这些投入让华为在实体清单下活了下来,保证了业务连续性。
背水一战
尽管芯片受制,但华为仍未放弃海外市场,不断加快生态建设,推进鸿蒙系统和 HMS 的发展。
HMS 是华为用来应对谷歌移动服务 GMS“不能用”的解决方案。上周,在一年一度的华为开发者大会(HDC)上,华为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 HMS 生态全球注册开发者已达 180 万,超过 9.6 万个应用集成 HMS Core,今年 1 月至 8 月,华为 AppGallery 应用分发量达 2610 亿,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生态。
据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介绍,华为集结了上万名程序员和工程师在东莞松山湖基地花费了 9 个月时间开发,终于将 HMS 从 4.0 版本升级至 5.0 版本,华为将此次行动称为“松湖会战”。
“‘松湖会战’应该说是华为公司,我认为是历史以来会战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有挑战性的会战组。参与会战的(人)一听到‘松湖会战’,眼泪就快下来了。” 张平安感慨道。
至于鸿蒙,华为终于实现了开源承诺并推出 2.0 版本。鸿蒙是华为布局 IoT 领域的关键,同时,也可以应对安卓系统不能用的潜在风险。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表示,目前美的、九阳等家电企业已经宣布加入鸿蒙系统,期待明年鸿蒙系统覆盖 1 亿台手机和 1 亿台第三方 IoT 设备。
对于鸿蒙系统,华为既是平台、又是终端厂商,要如何平衡这其中的关系以及保证公平性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此,华为消费者 BG 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近日在接受 InfoQ 采访时表示:“HarmonyOS 不是华为的,而是大家的。”
“我们虽然既做产品,又做平台,但操作系统捐献给了基金会,由基金会来开源,我们只作为贡献者。”杨海松进一步强调称:“如果鸿蒙只是华为的,伙伴们会担心,而现在鸿蒙是开源的,已经捐献给了开放原子基金会,未来鸿蒙的走向、技术、架构,全部由基金会来决定。大家一起共建这个平台。华为只是初始把代码贡献进来,就像要用积木搭建一个教堂,目前华为只贡献了一块积木,建造教堂的其他积木欢迎所有业界伙伴和厂家来贡献。”
一位华为合作伙伴相关人士在参加 HDC 大会后对 InfoQ 感慨道:华为变得开放是很好的事情,只是挑战真的很大。虽然华为以前没有这个基因(软件系统),但是值得佩服的是,华为正在不断“把不可能实现”。
关注我并转发此篇文章,私信我“领取资料”,即可免费获得InfoQ价值4999元迷你书,点击文末「了解更多」,即可移步InfoQ官网,获取最新资讯~
相关问答
九阳电磁炉电源芯片型号?
九阳电磁炉电源芯片普遍使用OB2226芯片。OB2226是一款高性能、高精度PWM控制器,其内部具备内置误差放大器、负载补偿、固定频率振荡器、软启动、循环电流限制...
九阳电磁炉c21-dc002电源芯片型号?
九阳电磁炉电源芯片普遍使用OB2226芯片,OB2226是一款高性能、高精度PWM控制器,其内部具备内置误差放大器、负载补偿、固定频率振荡器、软启动、循环电流限制、...
九阳电磁炉八脚芯片型号?
使用OB2226芯片。OB2226是一款高性能、高精度PWM控制器,其内部具备内置误差放大器、负载补偿、固定频率振荡器、软启动、循环电流限制、超载保护、输出短路保...
九阳电磁炉C21SC008中开关电源芯片的型号是多少?
电磁炉里面没有CPU,只有场效管是最大的芯片,用15N20代换。电磁炉里面没有CPU,只有场效管是最大的芯片,用15N20代换。
电磁炉在电源蕊片旁边的18伏稳压二极管是什么型号?
理论上是玻壳封装0.5W18V但是我建议得选用足功率的0.5W18V市场上常用0.26M/M0.28M/M来号称0.5W而实际上足功率的0.5W芯片尺寸是0.35M/MM用於重电力的稳压二极...
九阳豆浆机的芯片测量方法?
法比较土:一般是多换几个晶振上电...2. 检查晶振…… 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检查晶振好坏,我的方法比较土:一般是多换几个晶振上电试试,反正石英晶振不值很多...
九阳电磁炉Jym01020ed是不是程序芯片?
1.是程序芯片。2.九阳电磁炉Jym01020ed采用了程序芯片控制技术,通过预设的程序来控制电磁炉的工作模式和温度等参数。程序芯片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智能调...
九阳电磁炉c21显示e2?
1、九阳电磁炉开机即出现E2故障代码、无检锅电流。查阅该故障代码为炉内温度过高保护。2、检查炉面、线盘等热敏元件均正常,通电测量各个热敏二极管两端电压...
九阳破壁机其他键正常就是五谷杂粮键不行?
一、故障原因1、放入的豆子量太大,豆子数量太多;2、刀片出现磨损,刀片不够锋利;3、电脑板受潮,芯片程序混乱。二、维修方法1、按要求放入适量的豆子;2...
电磁炉芯片管脚参数?
电磁炉各引脚电压第1脚5.14V,第2脚0.26V,第3脚18.45V,第4脚5.12V,第5脚4.7V,第6脚3.86V,第7脚4.02V,第8脚1.37V,第9脚4.76V,第10脚5.64V...